一歲半寶寶血小板高考慮是飲食不當、病毒性感冒、缺鐵性貧血、肺炎、腦膜炎等原因導致,如果身體還伴隨其他異常,家長應帶寶寶及時就醫(yī)。
1、飲食不當:
如果家長給寶寶喂養(yǎng)了過多的肥肉、油條、炸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,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,進行檢查時血小板也會處于偏高的狀態(tài),家長可以給寶寶喝一些溫開水,每天的飲水量應在500-800毫升,能夠加快身體的代謝。
2、病毒性感冒:
由于寶寶的年齡較小,受到病毒感染后,容易導致血管受到損傷,當病毒入血后,可能使血小板升高,可以遵醫(yī)囑服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、利巴韋林顆粒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藥物治療,將藥粉粘在母親的乳頭或奶嘴上,孩子吃奶的時候一同服下,藥味不太明顯,可重復幾次服用完畢。
3、缺鐵性貧血:
如果寶寶存在挑食或者厭食的習慣,容易誘發(fā)該病,患病后體內的紅細胞缺失,從而有乏力、頭疼等癥狀,進行相關檢查時,血小板的數值也會異常,可以遵醫(yī)囑服用富馬酸亞鐵顆粒、琥珀酸亞鐵顆粒、右旋糖酐鐵口服溶液等藥物治療,這些藥物可以在喂奶后半小時應用。
4、肺炎:
身體受到病原體感染后可能引起肺炎,由于體內存在炎癥,可能使血小板的指標增高,可以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、注射用阿莫西林鈉、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藥物治療。以上藥物會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,家長要對寶寶的患處做好護理,不可以讓寶寶按壓或者抓撓。
5、腦膜炎:
形成原因可能與細菌、病毒、真菌等感染有關,患病后血小板會受到炎癥的影響出現增多的情況,可以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韋、注射用頭孢噻肟鈉、注射用頭孢他啶等藥物進行治療,用藥后要做好注射部位的護理,避免用臟手觸摸,也應避免過早沾水。
家長在平時要對寶寶做好生活護理,外出時正確佩戴口罩,也要注意身體保暖。